呂思清, 第一位贏得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首獎的華裔音樂家; 被何占豪與陳鋼這兩個冤家共同點名的梁祝最佳詮釋者. 距離我上一次現場聽呂思清拉梁祝, 已經悄然過去了十個年頭. 當年是上海市青年交響樂團協奏, 這次卻是北市國擔綱協奏. 十年是很長的時間, 對於用心鑽研, 揣摩音樂演繹的全職音樂家來說, 應該在演奏上有相當的想法與改變. 一別十年, 這次呂思清與北市國合作帶來的梁祝會有什麼新的火花呢? 這是今年最讓我期待的一場演出了.
不得不先提場地的問題. 舞台前緣的擦絃部與小提琴是唯一在音色與音量上得到正常表現的樂器. 中後方樂器音色受到嚴重的減損, 各個樂器中音域音色的水份都被吸乾了, 而打擊樂的音量至少被吃掉 2/3, 往往看到定音鼓賣力揮動鼓鎚, 卻聽不到鼓點穿出. 這對許多樂段的表現造成嚴重的影響. 主要的原因可能跟舞台後布幕的設置不當有關. 這個音響配置問題是整場演出最大的敗筆!
上半場的規劃基本上是西洋古典曲目, 改編成國樂團合奏與協奏版. 開場的羅馬尼亞舞曲確實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團長鍾耀光的改編移植做得算是可圈可點, 配器合理, 實際音樂表現上流暢而歡快, 做為開場熱身曲目, 是相當討喜而成功的.
在聽這場音樂會前, 稍微搜尋了一下呂思清近年的錄音, 了解他在風格上的改變方向. 而在今天的音樂會裡也得到了印證.
這些變化大致反應在情緒激烈的樂段, 以相當強韌的力度為骨幹, 配合節奏斷分上的時值變化(多半是極短的延遲), 或是刻意做出些微的節奏不穩定, 來營造更強烈而鮮明的情緒對比. 但在富吟唱性的部份, 則將激情收斂得非常好, 可以不落痕跡地切換到甜美柔麗的音色, 以精準而平穩的節奏唱出樂句.
以今天演出的<中國花鼓>為例, 這樣的詮釋手法就顯得非常理想, (我甚至認為呂思清的<中國花鼓>, 可能是目前為止的最佳板本.) 因為他所注入的激情, 讓<中國花鼓>這首曲子裡的快板樂段生出了一種華人廟會式的狂歡景象, 這才真正拉出了曲子的內涵.
當然, 這樣的處理方式似乎不是十全十美. 在<流浪者之歌>的慢板中, 一方面濃烈的情緒表達, 一定程度地拖住了樂句進行的流暢性, 造成聽覺上遲滯的感覺; 一方面對我個人而言, 太多的情緒也顯得有些矯情 (個人並不喜歡激情太過的演繹法, 比如說閔大師那油膩膩的<二泉映月>).
不過呂思清特別之處, 就是需要在平淡中表達細膩感情時也可以做得十分道地, 所以某些樂段太過激情的問題, 可以在之後的樂段得到平衡的空間, 不致於造成聽覺心理上的疲勞. 我想他真的是有用心思考過這些地方, 以及揣摩如何作出調整與應對.
下半場的規劃就都是華人小提琴作品, 陳鋼的<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 <牧歌>, <梁祝> 等三首.
中場讓耳朵休息一下. 下半場一開始, <陽光>的第一個小提琴獨奏樂句, 就以骨肉勻稱, 甜美到極致的柔美音色流洩而出, 馬上就有醺了的感覺. <陽光>是首蠻炫技的曲子, 後面的<牧歌>卻是比較柔緩舒情的調子. 一快一慢平衡過之後, 就是今天的大戲<梁祝>
前奏走過去, 小提琴樂句一進來, 我就受到了明顯的驚嚇, 除了呂思清在十多年前的錄音版本, 跟十年前來台灣的演出之後, 這還是我第一次再聽呂詮釋<梁祝>. 如果說從前呂思清手下演繹的是清純溫柔對未來抱持美麗憧景的少女祝英台, 那麼這次的祝英台, 則是獨自對抗傳統教條限制, 正要扮男人勇闖男人堆(私塾)之前, 一種暗自立下志向的心境. (陳美版的梁祝也有類似出發點的詮釋, 但表現方式又有不同.)
這樣的處理, 很讓人驚豔, 因為它賦予了祝英台更深一層的情緒與意涵, 真正塑造出一個有著獨立堅強個性的女性, 也使得進入下一樂段, 與梁山伯相知相愛時的春風煦煦形成鮮明對比, 讓整個音樂顯得更加有血有肉.
大概很少這麼專心地聽<梁祝>, 還沒回過神來, 呂思清就已經汗流滿面(或許也淚流滿面?)地走完了最激烈的抗婚段. 聽得讓人很累, 有快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情緒的拉扯實在太激烈了!
而呂思清在末段的精采音色變化, 由實而虛, 由虛轉實, 明暗變化之際, 以一種非常東方式的手法表達了現實幽冥的交接, 也表達了祝英台投墳心境的轉折. 聽著聽著, 一顆心簡直就被緊緊地扣住不可自拔. 曲罷終了, 心情卻難以隨之平復.
的確, 呂思清這次的演出, 讓人深深體會到他在這些年裡, 依然不斷地在盡心思考如何在演出上突破, 更深一層地理解並詮釋音樂與情感. 做為一個以音樂為終生職志的人, 呂思清無論技藝還是態度, 都十分值得敬重與支持.
最後提一下北市國的協奏. 上次那場替詹永明協奏<幽蘭逢春>時, 嚴重的協奏失誤, 讓我氣個半死, 也為今天的演出捏了把冷汗. 幸運的是, 今天除了場地音響問題相當糟糕之外, 樂團的表現基本上相當不錯. 除了中規中矩沒出大問題之外, 協奏的詮釋上偶有讓人亮眼的表現, 這才是北市國至少該有的水準.
雖然在整體上, 北市國今天的表現算是可以讓人滿意, 不過在情緒較激烈, 節奏變化複雜的樂段, 有幾次還是跟的相當驚險(<陽光>, <梁祝>都有這樣的情況). 這些樂段沒有辦法走穩的話, 對演出效果來說會打不小的折扣. 其實以北市國團員們的實力, 真的能好好發揮的話, 演出表現決不該只限於此的. 真希望北市國的樂團演出水準能在未來持續提升.
時序進入十二月, 這也是今年最後一場音樂會了. 能聽到呂思清帶來這麼令人感動的演出, 可以說是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可以開始期待明年有什麼精采演出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