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2014.3.27 太陽花開三月暖

前數日漫步在立院週圍,凝視著聚集的群眾,不由得思考這次太陽花學運,或許代表的不是台灣民主法治的危機,而是停滯了二十年後,累積了深厚力量的大躍進之始。在年輕學生以超乎年齡成熟而自制的態度,揭開這次躍進之後,身為社會中堅的青壯吾輩,也該接續著投入這場世代公民社會再造之中。

姑且不去談論服貿法案本身內容的爭議,這次學運頗有些值得拾起來細細思考的地方。

我個人第一天稍晚去現場繞了一圈,也跟在場的人稍微聊了一下,那時就有感覺這次學運跟台灣以往發生訴諸悲情甚至憤怒的工運、農運有一些本質上的不同。這次學運中蘊含了更多柔軟溫和的信念,與其說是為了對抗不公不義挺身而出,不如說是為了守護甚至追求更加美好的願景而來。

具體舉例來說,我們都可以看到 3.24 行政院驅離行動之前,抗爭人士對執勤員警抱持友善體諒的態度,盡力避免一切惡性對抗。這樣的行為在傳統抗爭模式中是相當少見的。過去台灣抗爭運動警民雙方鮮少能避免敵意與相應的激烈衝突。

但這次抗爭至少在行政院驅離之前,警民之間維持了一定程度的默契,有效避免了進一步衝突升高引起暴力事件的可能,直至抗爭人士進佔立法院為止。


時序拉到行政院驅離行動,大家或許都對鎮暴警察現場激烈的驅離方式感到震驚。不過雖然這次中央政府罕見地調動了水車以及特種警察,可能是保一下轄維安特勤 (水車在近二十年台灣抗爭活動中幾乎絕跡,後者任務編組是針對組織犯罪如黑道而非一般民眾抗爭事件),但根據多年從事社運抗爭,且當天也在現場的朋友指稱,現場基層警力與保警除少部份暴力失控外,大多數警察的態度與行為,出乎意料之外的溫柔而節制。特別是昨日被中央政府意圖羈押的行政院抗爭學生魏揚,在無保釋回後的聲明中,清楚表示他因為護送員警對他說了句 "辛苦了,加油" 而當下感動淚崩。


類似的事件許多現場抗爭當事人都有經歷,這或許意味著在公權力這邊,即使在權勢者的粗糙指令之下,仍有現場人員秉持著良心在默默地支持著這次公民運動。本來應該尖銳對立的公權力與抗爭人民,現在卻共享一種前所未有的默契,體諒對方不得不為的對立行為。這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想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從中得到的答案,或許就隱藏著台灣公民社會更進一步的方向所在。

2014-03-20

2014.3.21 假服貿, 真淪喪 - 中華民國台灣淪亡末世記

換工作以後這三年來, 雖然一樣是做學術研究, 但為求資金自主, 開始向法人與產業合作, 往聯結基礎與應用, 引導實質研發-市場的方向走. 與產官界的交流也因此加深加寬了許多.

這次熱門的服貿案, 其實去年初與一些相關部會參與談判的官員交流時, 有討論到一部份內容. 老實說, 當時單純對服貿案的感想是雖然流於粗糙與不完善, 太過急就章而顯得有失國家級經貿條約應有的縝密. 但它的精神還是對台灣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正面意義, 相關的風險是發展過程中必然
要承擔的部份.

然而, 時至今日, 服貿案引燃的社會運動, 實質上已經跟服貿內容脫鉤. 換句話說, 今次服貿抗爭裡, 它只是個表現呈現的假議題, 實則代表總統以降的中央行政部門以一種完全有恃無恐的態度, 呈現"任意踐踏中華民國法治與民主現實".

一個年逾八十, 身受美日教育以及完整法學學位卻又曾供職中央情治單位與最高法治部門的長輩, 意外地對這件事感到強烈憤怒, 不是對服貿可能帶來的風險與衝擊, 而是這個中央政府毫無誠信地糟蹋國家法治 (那怕僅剩一丁點) 的態度.


這幾年從教育部, 國防部, 到我親身業務往來的科技部 (國科會), 農委會等單位, 這個國家的中央政府變本加厲地不斷在重大事件上, 堂而皇之地說謊 (有時候連操弄媒體都懶了), 藉由各種不法手段剝削與傷害公民, 服貿案僅只是冰山一角, 卻昭示著這個中央政府徹底背離民主法治價值的事實.


然而必需說的是, 會出現這樣的政府, 身為公民之一的自己也必需承擔起責任. 今天社會的敗壞, 完全是昔日自己的冷眼旁觀或是沒有盡力而為所造下的惡業. 認真工作, 納稅, 投票, 做一個行止端正的公民, 事實上對當前的台灣社會來說, 還遠遠不是及格的公民責任.


這個脆弱的台灣, 需要的比這個還要更多.


今天開始不管做什麼, 老實說我並不認為可以救國救民, 對這個早已沉淪的台灣社會也無法期待真的發揮什麼影響. 但是就為了曾經在台灣享有過的三十年和平時光, 現在開始付出些代價做為償還, 多少為年輕一代留下些許過往的光影音跡, 也是我們這個世代應該去成就的事, 或許, 也是最後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