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部片, 其實有很深的個人情感. 從 2004 年看過試拍短片, 不抱太多期望地等待了這許多年, 沒響到還真盼來了它拍完上映的這一天. 個人情感的部份暫且按下不表, 就先從電影作品的角度談談看.
單就以一部電影作品來看, <賽德克-巴萊>這部片其實有個巨大的致命傷, 那就是把故事說得太過亢長, 從而失去了電影應有的節奏感. 特別是這部電影還肩負著要打開台灣電影的票房, 甚至是進軍國際市場, 如何能將電影情節控制在適當的時間裡, 把最能觸動觀眾內心與情緒的情節, 精要簡鍊地表達出來, 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台灣播出的上下集版本中, 接近五個小時的電影內容裡, 其實不少場景是可以適當地捨去, 讓故事進行更加流暢. 比如說下集的橋上對峙場景便是最明顯的例子. 在目前的版本中, 許多場景是為了要完整解釋劇本情節而存在, 但卻拖慢了電影行進的節奏, 很多時候也連帶弱化了本來情緒激昂的場景. 這些情況在下半集彩虹橋的後半段特別明顯.
院線電影本質是在有限的時間裡, 以明快的節奏, 有效率的把故事講清楚說明白. 因此即使原本拍了六七個小時的毛片, 最後也只會剪出不到兩小時呈現在觀眾面前. 能不能把原本完整的作品剪到剩一半的劇情, 卻成為另一個更精要的完整作品, 這靠的就是導演剪輯劇情的功力. 不然乾脆就像 HBO 迷你影集一樣, 出個八集十集, 每集一小時來完整描述與鋪陳劇情, 又何必剪成電影呢?
不得不說魏導在剪接的時候, 無法在劇情上針對電影需要做適當的取捨, 最後呈現出來的台灣院線版本, 在劇情節奏上實在無法讓人滿意. 常常讓觀眾在某一個場景裡得到巨大的感動與滿足, 卻又在另一個場景裡與劇情脫節, 感到接不上情緒與故事脈絡. 但是, 不能否認的是許多場景本身是拍得非常好的. 演員的情緒張力, 畫面的節奏呈現, 還有考據細節等等. 若能重新再剪接成另一個二至三小時的版本, 整體電影的張力與節奏表現, 應該會有驚人的不同, 從而達到遠比現在這個版本理想的效果. 在這個情況下, 對魏導所剪出的兩個半小時國際版本感到非常好奇, 或許那會是更接進理想電影作品的版本?
除了故事內容安排與場景取捨的問題, <賽德克-巴萊>最大的問題是, 做為一部戰爭劇情比例極重的電影, 其中對於日軍作戰細節的考據相當粗糙. 電影中日軍部隊行進的哨戒, 進攻部隊的展開與接敵反應, 防禦據點布置, 以及輕重兵器的使用, 都顯得相當草率. 以致於雖然硬體如軍服, 武器裝備考據做得相當詳盡逼真, 看起來卻像是一群菜鳥新兵上山受訓. 史實裡的日軍是調動常備役軍人, 算得上是當時日本陸軍裡值得依靠的中堅部隊, 也因此在最初攻擊馬赫坡失利時, 才會對日方帶來巨大的震撼, 被迫加派兵力, 策動親日蕃, 並使用芥子氣來加快清勦反抗蕃的效率.
很遺憾的是, 這一部份的戰爭場面得靠錢砸出來, 區區兩千萬美金等級的<賽德克-巴萊>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可以說是盡力而為, 但實在還不到可以搬上臺面的水準. 不過至少可喜的是, 在片中賽德克人打獵出草的場景做得到是十分到位, 完全把台灣高山林野獵人的肌力與動感展露無遺, 充滿野性美. 忍不住讓我聯想起十幾年前的北美原住民大作 <大地英豪>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中, Mohican 人在北美叢林中行獵的經典場景. 兩相比擬之下, <賽德克-巴萊> 的相關場景就真的能與國際水準相比肩了.
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這部片的配樂真的是很用心, 賽德克族的音樂元素極盡巧妙地與管絃樂團交織在一起, 卻依然忠實表現賽德克族人的情感, 不致於讓交響樂喧賓奪主. 許多台灣作曲家大量運用原住民音樂元素作曲, 最後卻只是肢解了原住民音樂的旋律塞進交響樂團, 弄得聽眾完全無法理解樂曲的情緒跟原住民有什麼關系. 相較之下, 這位新加坡配樂家的功力實在令人欽服.
歌曲的部份可以說是這部片的主角之一. 往往在特定場景裡, 就是當族人唱起歌曲的時候, 情緒整個迸發開來, 深深地觸動了觀眾的內心深處. 像老莫那與父親鹿黑在溪邊的對唱; 霧社運動會血祭祖靈時的伴唱; 以及婦女上吊時的訣世歌等等.
可以這麼說以目前看到的這個台灣上映版本, 包含音樂 (配樂與歌曲)在內, 賽德克族文化與情感的表現是整部電影表現最成功的部份, 讓觀眾清楚地看到他們在強勢政治軍事與經濟力量多重壓迫下, 所激發出的生命火花. 只可惜單就以電影作品來講, 實在還談不上是部有國際水準的史詩巨作. 不過還是那句話, 只花了兩千萬美金拍出來的電影, 要能夠搬上國際電影市場與第一流戰爭動作片爭雄, 也實在太強人所難的. 一嘆!
可以這麼說以目前看到的這個台灣上映版本, 包含音樂 (配樂與歌曲)在內, 賽德克族文化與情感的表現是整部電影表現最成功的部份, 讓觀眾清楚地看到他們在強勢政治軍事與經濟力量多重壓迫下, 所激發出的生命火花. 只可惜單就以電影作品來講, 實在還談不上是部有國際水準的史詩巨作. 不過還是那句話, 只花了兩千萬美金拍出來的電影, 要能夠搬上國際電影市場與第一流戰爭動作片爭雄, 也實在太強人所難的. 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