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7

2010 以電影形式表達的散文式短篇小說集 - 愛情對白 (Certified Copy)

2010 以電影形式表達的散文式短篇小說集 - 愛情對白 (Certified Copy)

這真的是一部奇妙到了某種境界的電影, 非常地文學, 非常地藝術, 也非常地哲學, 這一切應該是深奧枯澀到盡處的囉唆嚴肅題目, 卻全部濃縮在一個白日的散步裡, 在男女主角的對話裡一一道盡.

"對白"兩字, 這個中文標題與英文標題完全對不上, 但看完電影卻覺得下得十分貼切. 電影的台詞寫得非常洗鍊流暢, 許多句子簡直可以當經典文句來引用. 而兩位主角入木不只三分的演技, 更讓這些文句如同胸腔熱血一樣激情奔流, 如同樹梢青葉一樣迎風擺動, 自然而然地就甦活了起來, 就好像是一篇篇有心跳, 有表情, 能哭能笑的散文作品一般.

不過中文標題冠上"愛情"兩字, 卻多少有點把電影的格局做小了. 家人, 愛情, 理想, 責任, 這生命的全部, 都已經鍊鑄在兩人的對白之中, 愛情雖然看似是這段兩人舞的軸心, 但衍繹開來的卻遠遠不止於此.

之所以說它像個短篇小說集, 因為男女主角的對白中, 取用許多兩人身邊的小故事. 主角們以這些小故事來互相試探, 諷刺, 辯白, 也或許是自嘲自傷. 對白之間, 彷彿推開了一扇又一扇的小窗口, 望出去是另一面沒有影象的景色. 而突斯卡尼那美不勝收的舒緩義大利鄉村景色, 卻好像成了絕佳的插畫, 讓這部電影活脫就是本行文優美精鍊的有聲故事書.

有趣的是, 電影幾乎沒有任何配樂, 因為並不需要. 兩人的一顰一笑, 一迴首一擺手, 一句句機鋒來回之間, 便已經是一首絕美的旋律. 若再強加任何音樂在這裡, 便已經顯得多餘了.

換個角度來看, 這部電影就像是一場經典的英法戰爭再次重演, 只不過地點換到了義大利的突斯卡尼. 男主角是個標準英格蘭佬 (upper-middle class) : 有禮卻過度拘謹, 愛講自以為幽默的蹩腳冷笑話, 因為不懂得正常表達情緒而只好裝冷漠; 而女主角則可以說是法國女性知識份子的某種典型: 獨立自主而又敢愛敢恨, 隨時準備面對一切挑戰, 勇於追求, 捍衛, 反抗, 毫不退縮. 這兩種鮮明到極點, 只差在臉上貼著國旗的立場宣示與衝突, 看得真是讓人大呼過癮, 狂笑不能自己.

相對於成名已久的 Binoche, 男主角 Shimell 是個知名歌劇男中音演唱家, 這似乎是他第一次演電影, 就能跟 Binoche 演對手戲毫不落於下風, 實在令人在驚訝之餘亦深感佩服.

對我來說, 這不只是一部可以進電影院的電影, 更是一部應該要收藏進家門, 慢慢品味深思的電影作品.









--以下含雷--



劇情內容的感想:

1. 女主角的兒子太聰明了, 精明的像鬼一樣, 養到這種小孩真辛苦!

2. 有很多人認為男女主角本來就是舊相識, 且在往日有段情. 但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3. 兩位主角的脾氣都很硬, 死都不認輸, 都聰明絕頂, 卻又深深捲進情感的漩渦, 不能自拔.

4. 女人的隨身包包真是百寶箱, 居然還能掏出兩副耳環....XD

5. 義大利人對咖啡真是執著, 先擔心的居然是咖啡涼了沒~

6. 最後一幕, 非常耐人尋味. 男主角的一撇頭, 代表什麼? 窗口外的日落夜臨, 又代表什麼? 值得深深玩味.

7. Binoche 已經超越"徐娘半老, 風韻猶存"的境界, 而到了"風韻熟成"的境界了!

8. 看完腦袋一整個處於訊息量超載的情況下, 有一種閱讀了文學經典作品的感覺, 無法停止思考咀嚼兩人對話與互動的精妙之處.

沒有留言: